日前,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之江投资、东海影业及一带一路绿色基金等联合主办,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支持的“2018首届之江国际传播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上还进行了之江国际传播智库成立仪式。
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上海实业集团、上海电影集团、东海电影集团、西藏人文投资集团、集素资本等来自金融、智库、电影等行业的高层领导和专家围绕着论坛议题“莫语者言——新型南南合作与国际文化传播”展开了深度跨界交流。

上海研究院秘书处处长杨会军作为活动的致辞嘉宾之一,介绍了上海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并表示,新型南南合作对“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有益的丰富和补充,要从全球角度或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结合当前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服务国际电影合作、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新时代的发展大局。
汇聚思想共谋新时代国际传播策略
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要提升高度,需要从全球治理角度谋划发展。东海电影集团影业公司总经理罗拉举例说,由东海影业公司、西藏人文投资集团、盛夏星空公司共同出品,总投资3亿,由黎明、张丰毅主演的大型电视剧《莫语者》,是我国首部以中非命运共同体为背景和题材的影视作品,展现了南南合作的思想和理念,是“智库+金融+影视”模式的成功案例。东海影业作为浙江省属国有文化企业,肩负时代责任,自觉将文化传播的国家战略目的融入到企业的项目发开中,以影视为载体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徐春萍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标志之一是讲好中国故事。影视作品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要拿得出适合国际传播的优质内容,不能自说自话,中国要从电影大国变成电影强国,开放与合作的心胸至为关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方向的最好指引。”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恒说,新型南南合作下的国际文化传播,议题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定位很精准。在南南合作的过程中,包括在“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文化十分重要,影视的文化来塑造世界的价值观,用中国的故事、世界的语言和技术的体系来建立中国文化价值观走向国际,其中影视载体非常重要。

论坛主办方之一的全国青联委员、之江投资创始合伙人于丽慧表示, 之江投资已发起成立之江文化旅游产业基金,并与文化和旅游部发起设立的国际组织世界旅游联盟合作,将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文化和旅游的优势生产要素,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链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在“智库+金融+影视”模式中,智库为基金发展提供智力资本,为影视作品提供思想产品;基金为智库建设和影视作品提供金融资本,影视作品为智库提供传播载体,为基金实现投资回报,这是一个具有高度创新和跨界整合的独特思路,它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道路,智库作为思想市场的主要提供者,通过提供思想,为资本注入了灵魂,为文化赋予了情怀,并在这过程中实现了广泛和有影响力的传播的同时,促进了思想市场的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胡海滨教授从三个方面诠释了如何推动中国文化传播和扩大文化影响力:一是要占领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谋划的制高点;二是要有自己过硬的产品;三是要广泛、充分地利用,同时主动地来营造、打造一个国际合作的平台,善用各种资源。
关于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中如何提升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力,中国电影合拍公司的副总徐淑君表示,合拍公司成立宗旨就是“开展对外电影合作,服务国家外交”,目前公司已经和世界21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还有14个国家的合拍协议正在推进中。
关于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中如何提升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力,中国电影合拍公司的副总徐淑君表示:合拍公司成立宗旨就是“开展对外电影合作,服务国家外交”,目前我们已经和世界21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还有14个国家的合拍协议正在推进中,正如《莫语者》一样,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合作,将伴随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的电影大国,更加深入的发展、融合和合作;对于“影视+金融+智库”。
上海实业集团副总裁周雄有自己的理解:“智库是头脑,影视是身体,是一个载体,金融是血液。有这三方面,我认为这次论坛主办方可以在这中间找到既传播文化又有商业模式的一个结合点。”

在之江国际传播智库发布仪式上,相关智库负责人表示,“之江国际传播智库”的成立,面向国际,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战略视野和追求,为正在引领全球治理新秩序的中国树立一个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意识形态精神维度,为正在建设全球城市的上海提供一个与之地位相匹配的影视产业的高度,从而引领中国文化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与世界融合共通,建立一个人类文明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