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简称上海研究院)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慈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9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他们就慈善业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研究院现代慈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郑秉文研究员、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上海大学李友梅教授、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赵克斌研究员、上海研究院现代慈善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施德容先生、上海研究院现代慈善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文学国研究员、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上海研究院现代慈善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谢玲丽女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永祥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明军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孙荣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房连泉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郑乐平研究员等出席会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杨雄研究员承担了《引导动员志愿者参与慈善活动的体制机制》课题。他在发言中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之后,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的发展都面临着新形势与新挑战,如何进一步激发志愿者参与慈善和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就成为当前慈善与志愿服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课题研究报告在系统考察新时代社会动员机制转变的理论和实践脉络的基础上,结合对上海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相关调研,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上海志愿者参与和动员的内在动机与外部激励保障机制。同时,在此基础上,报告对慈善基金会“蓝天下的挚爱”、网络“微公益”以及“一个鸡蛋的暴走”等大型公益活动进行了个案分析,并由此展现出当前慈善动员志愿者参与的现实状况。最后,结合全球慈善事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在激发志愿者参与慈善方面的经验借鉴,对如何形成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的相关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的关键期,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事业需要相互协作、相互融合;二是要进一步激发志愿者参与慈善事业的动力,就必须着力于完善有利于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的相关体制机制,进一步形成行之有效的引导志愿者参与慈善的领导体制,完善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全面扎实的激励保障机制,灵活机动的志愿者参与慈善的方式与路径以及全社会志愿服务与慈善发展的文化氛围,等等。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承担了《中国慈善事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课题,于环博士在发言中介绍了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一是世界上主要国家慈善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并寻找其中的亮点;二是中国慈善事业目前发展状况以及国际经验对我国慈善事业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启示与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慈善事业已存在百年之久,其运作体系较为完善,且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形成对社会保障制度较为规律性的补充,如美国,补救型福利模式下国家福利支出相对较低,但却刺激了慈善事业的繁荣发展,慈善事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补充作用显而易见。在德国,慈善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联系相对密切,并形成政府购买慈善服务的模式,等等。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政府构建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市场性质的商业保险制度基本到位,社会组织或第三部门提供的保障较为随意且未形成制度化机制,西方发达国家在上述领域已经有了一些探索,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研究,以期找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来。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承担了《慈善信托财产投资规范法律问题研究》课题,倪受彬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课题成果。该课题组通过调研、访谈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走访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真爱梦想基金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部门,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实证材料,并与业内人士交流、召开小型研讨会,梳理出慈善信托投资规范中的具体问题。课题组创新地提出,用受益人代理制度、慈善信托受益人权益保护中心等创新制度来因应中国情境下慈善信托受益人的利益保护问题。在政策应用方面,需要建立“慈善财产”、“国有财产”、“社会保险基金”等“公益类”资本的投资规范制度框架和监管细则,以对受托人的管理为中心,即一方面通过内部治理、外部监管(含行业、税收监管)构建此类财产的投资管理法律框架。另一方面,通过多元绩效评价机制和市场声誉机制,建立受托人绩效管理制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承担了《< 慈善法>语境下中国慈善组织自身税收优惠制度完善——以基金会保值增值收入为切入点》课题,孙午珊首席税务顾问在发言中介绍了课题情况。课题研究聚焦我国基金会保值增值收入的税收政策现状,立足于通过数据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基金会等慈善组织保值增值税收优惠制度的政策建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调研、邀请境内外专家召开基金会保值增值税收问题研讨会等方式,丰富报告内容、论证政策建议的合理性。就课题报告通过梳理我国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对我国基金会保值增值活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慈善事业发展的美国、英国经验,并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基于国内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参考国际经验和和国内税收征管实践,报告提出了政策调整的五个原则和四个具体方案,即在有利于慈善组织发展、符合保值增值法律规范、服务于慈善目的、具备可操作性,对于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先行先试的原则下,建议符合条件的利息收入、理财收入、财产转让收入、不动产租赁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待遇。
中央民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承担了《社会企业如何助力精准扶贫?—基于涓滴与瞄准理论的双重视角》课题,李健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阐述“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相对于其他主体,社会企业参与扶贫的特点与优势”、“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基本模式”、“国外通过社会企业减贫的经验”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我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战略提供助力。报告遵循“主体功能一作用机制一商业模式一最佳实践”的研究思路,以涓滴和瞄准两大经典扶贫理论视角为支撑,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个案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总结出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特点与优势,并围绕精准扶贫的四个基本环节探讨了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第二,梳理我国社会企业兴起的历程及参与扶贫的现状,阐述了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第三,在Alter提出的社会企业商业模式框架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四类模式,并辅之以案例说明;第四,借鉴菲律宾通过社会企业减贫的相关政策措施,结合Simpson发展出的利益相关者模型,提出我国支持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他认为,社会企业着眼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并试图通过商业机制弥合以往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部门的明显界限,同时注重发展营利和非营利行为的融合模式,是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社会企业综合了涓滴理论和瞄准理论的双重理论视角,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四个环节参与精准扶贫,与政府主导下的精准扶贫战略能够形成有效互补。迄今为止,社会企业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扶贫模式,包括基本模式、结合模式、增长模式和公私合作模式等,每一种模式下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其有效性都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其中,公私合作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主流,PPP、SIB等都是可供探索的有益模式。从现实情况来看,支持社会企业的发展,形成扶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应是今后扶贫政策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承担了《慈善信托治理结构、运作机制及其实现条件研究》课题,苑莉莉博士在发言中介绍了成果情况。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内外慈善信托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治理结构与运作机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侧重对于中国语境中信托公司单受托人模式、慈善信托单受托人模式和“慈善组织+信托公司”双受托人模式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尤其是其中委托一一代理关系衍生存在的困境和问题,进而结合国际上慈善信托运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合法性、规范性、激励性、有效性、创新性和开放性条件提出确保慈善信托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条件,在此基础上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建构慈善信托发展的整体保障机制:一是建议出台《慈善信托管理办法》补充细则;二是规范慈善信托备案材料的审核和运作流程;三是建构慈善信托监管体系;四是提高慈善信托的能力建设与评估水平;五是一核多圈式的治理结构与运作机制优化的创新路径探索。
湖南大学承担了《政府、社会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协作背景下公益创业生态系统演进研究:机制、模型及实证》课题,汪忠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项目团队依据项目研究计划分阶段展开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有关公益创业、创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形成和演进机理等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公益创业主体的共生共存机制、决策博弈与竞和策略,以及公益创业主体融入创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战略模式,推演公益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研究公益创业生态系统运行的内在驱动力和生命周期演进,揭示公益创业生态系统集群伙伴遴选标准。课题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政府、社会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协作背景下公益创业生态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对公益创业主体进行研究,探讨主体的形成与共生机制,以及主体间的博弈策略;分析公益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探讨公益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进机理:在归纳总结现有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分析公益创业生态系统各主体及其与外界环境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过程、原理及方式,初步构建出系统两类主要候选集群伙伴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在政策建议方面,目前,我国公益创业研究(特别是公益创业生态系统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导向,引入“科学发展”理念,拓展了传统创业的概念,有利于增进整个社会福利;公益创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政府、社会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协作背景下构建公益创业生态系统,有利于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激发系统内外部公益创业能力,集中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缓解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项目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指导我国公益创业生态系统中各主体的公益创业实践活动,也为三大主体间协调互动促进我国公益创业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承担了《慈善信托在家族财富传承中的应用》课题,蔡概还主任委员在发言中介绍了课题的主要成果。课题主要对家族慈善信托的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不仅丰富了家族慈善信托理论方面的知识,也为家族慈善信托未来的实践模式指明了方向。他提出了我国家族慈善信托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探索模式是在家族慈善信托项下设立一个家族信托、一个慈善信托,两个信托并联排列。第二类是首先设立一个家族信托,因家族信托存续时间跨度很长,短期内不可能处置全部的资产,在家族信托资产处置到达一定的时间节点且基本完成家族财富传承意愿后,用家族信托遗留下的残值成立一单慈善信托。第三类是首先设立一单家族信托,受托人在处置家族信托资产时,绝大多数都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有需求。受托人即信托公司按照委托人意感,将家族信托本金部分或收益部分用于成立慈善信托。最后,他提出政策建议:在借鉴国际国内家族信托与慈善信托业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委托人的需求与意愿,结合委托人自身特点,依托内外部优势,构建适宜自身发展的差异化的家族慈善信托业务模式。目前,我国慈善信托并不存在法律准入性障碍,但慈善信托在家族传承中仍然面临细节性的法律问题,行业问题等,如税收优惠制度,信托财产登记,财富管理机构管理经验不足等,报告也就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就宏观政策而言,我国应当完善慈善信托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明确监管职责;完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拓展信托财产范围;建立慈善信托信息系统,增加信息透明。对信托公司而言,应该建立专业的团队并促进家族慈善信托知识的普及,从而扩大家族慈善信托行业的规模。
华东理工大学承担了《上海市社区基金会发展状况与运作模式研究》课题,唐有财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课题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政府、社会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协作背景下公益创业生态系统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内容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对公益创业主体进行研究,探讨主体的形成与共生机制,以及主体间的博弈策略;分析公益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探讨公益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进机理:在归纳总结现有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分析公益创业生态系统各主体及其与外界环境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过程、原理及方式,初步构建出系统两类主要候选集群伙伴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方法上,课题研究将“生态动力学、行为生态学”等生态学基本研究方法与集群理念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生态学学理论与模型、企业核心能力模型、生态群落数量分析方法、模块化理论、调调查研究法、访谈法等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并进,完成政府、社会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协作背景下公益创业生态系统演进研究。课题主要突出特色体现在:公益创业生态系统有利于发挥资源整合优势,集中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缓解日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目前,我国公益创业研究(特别是公益创业生态系统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课题探讨公益创业系统主体的形成及其之间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规则与原理;研究各主体间的决策博弈与竞合策略,以找到最优博弈均衡,实现公益创业系统主体间互利共赢;探讨公益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进机制,揭示其内在驱动力;分析公益创业生态系统组织机制,确定伙伴遴选的设计思想、方法、流程与标准;进行实证研究,严格论证国内公益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进;分析总结我国公益创业生态系统发展问题,并从公益创业生态系统层面和社会企业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我国公益创业生态系统中各主体的公益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及上海市企业界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房连泉/文 向金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