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海研究院“人文社科高端讲座”第12讲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开讲。讲座题为“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由享誉海内外的“丝绸之路”研究杰出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荣新江,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伊朗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一丹以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马晓林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三位学者主讲。此次讲座以漫谈的形式展开,三位老师分别讲述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人员流动,时间从汉唐一直到蒙元时期。
荣新江教授率先开讲,揭开神秘的汉唐丝绸之路。荣老师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丝绸之路真的存在吗?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是否中断了?三、丝绸之路真的是“丝绸”之路吗?对于丝绸之路存在与否这个问题,荣老师指出,虽然中国古代的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丝绸之路,但是丝绸之路却是真实存在的。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对西域诸国地理的记载上是分割式的,也就是说,关于丝路具体道路的记载,实际上被分割到了不同的记载体系中,但是窜连起来就是一条从长安到玉门关再到罗马的丝绸之路。对于第二个问题,荣老师认为,不知道的历史不代表它不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边境战乱不断,文献上没有丝绸之路的记载,丝绸之路看似中断了,实际不然。丝绸之路虽是官方主导的政治外交之路,但也是一条民间商业贸易之路。根据阚氏高昌王国(公元460-488年)永康九年(474)、十年(475)出人出马送使文书可知,战乱并不影响中西双方的交往,在民间丝绸之路以走私和黑市贸易的形式继续存在着。最后荣教授着重介绍了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民族——粟特人,并指出丝绸之路为何是“丝绸”之路。通过对敦煌长城烽燧下发现的粟特文古信札、安伽、史君墓中的墓石画内容的分析,荣老师指出丝绸之路上运输的就是丝绸。虽然我们不反对丝绸之路也是佛教之路、玉石之路、陶瓷之路,但是从现在所能看到的材料、图像可知,不论陆路还是海路,丝绸始终都是主要的出口物。因此丝绸之路是一条货真价实的“丝绸”之路。
王一丹教授主要讲述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体现伊朗在丝绸之路上发挥的作用。王老师以波斯政治家、史学家、医生拉施特为突破口,向我们介绍了拉施特的四部与中国有关的著作,分别是《史集》、《五系谱》、《迹象与复苏》、《关于中国科学技术的伊利汗珍宝之书》。其后又简单介绍了中国回回司天监中收藏的回回书籍。由此可见,在
13、14世纪丝绸之路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国文明的交流之路。
马晓林博士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讲述了丝绸之路上的人员往来。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界开始广泛关注全球化问题。学者们从历史上追根溯源,认为蒙古时代是全球化的起源,丝绸之路恰是全球化的通道,因此马老师在此次讲座中就以13、14世纪时西方国家与蒙元王朝的人员往来为主题,简单介绍了马可波罗、柏朗嘉宾、鲁布鲁克、孟高维诺、鄂多立克、列班扫马、马尔忽思、孛罗丞相、爱薛、列边阿答等人的游历经历。全球化不止是人员的往来,马老师在讲座最后对景教及黑死病呈现的全球化问题作了补充,扩宽了我们的视野。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如一场时空之旅,三位老师分别从自己研究的专长入手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长时段、全方位、多角度的丝绸之路。讲座内容之丰、跨度之长、意味之远,令在座的师生都受益匪浅,意犹未尽。
此次讲座由上海研究院、上海大学人文社科处联合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上海大学中国史高原学科承办。讲座由上海研究院合作处处长、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朱承主持,来自上海各高校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陈健赛/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