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施蔷生:探索推进慈善时间银行 激活志愿者的慈善动力
    来源:解放日报
      在我国迈向富强、民主新征程的进程中,建立和健全现代公益慈善体系势在必行。其中,如何探索和推进慈善时间银行,进一步激活广大志愿者的慈善动力机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时间银行”是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的一个养老项目。申请者必须身体健康、善于沟通、充满爱心,每天有充裕的时间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数将会存入社会保险系统的个人账户内。当其需要别人照顾时,可以凭借“时间银行卡”去“时间银行”支取“时间和时间利息”。届时,“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会指派义工到医院或其家中去照顾他。如果其在去世前没有使用完“时间”,“时间银行”会把这些小时数折合成一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给其遗产继承人。
      我国近年来也开始积极探索“时间银行”的养老新模式。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姚坊门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自2014年8月起尝试“时间银行”的养老新模式。参与该项目的有500多名志愿者,服务对象和受益者有7万多人。截至2016年4月,已建立13个社区分行,累计服务居民达30万人次,服务时间9473小时。该项目的“时间银行”基本采用721兑换模式。其中70%的时间可兑换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20%的时间可兑换等值物品,比如大米、白面、鸡蛋,食用油等;10%的时间则直接兑换成现金奖励,每小时的时间价值为12元。
      上海一些地方也曾尝试“时间银行”模式。早在1998年,上海虹口区晋阳居委探索过“时间银行”的为老服务模式。2016年,有市政协委员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在浦东新区发起设立“义工银行公益中心”,该机构在全市各区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深入幼儿园、养老院等,热心提供社会服务,还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广东等地区。
      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等单位联合打造了“上海公益志愿者云激励兑换指尖平台”。目前已在上海37家三甲医院设立此“志愿者服务时间兑换机”,24小时不间断服务,服务覆盖人数超3000万人次。目前平台关注人数近6500人,累计服务时间达30万小时,转换积分近30万分。
      9月5日是我国第二个《中华慈善日》。在当天有关部门联合主办的“现代慈善与社会转型”2017年上海慈善论坛上,有学者发表“慈善动力与时间银行”的专题演讲,引起在场的众多公益慈善界同行强烈共鸣。当前的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包括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等,为“时间银行”的大范围推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中国《慈善法》已经颁布一年。《慈善法》第七章“慈善服务”中第六十五条规定:“慈善组织应当对志愿者实名登记,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评价等信息。根据志愿者的要求,慈善组织应当无偿、如实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同时,在第九章“促进措施”中第七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新时代大力推广公益“时间银行”很有社会意义。我国公众参与公益慈善的比例仅40%,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原因就是社会公众参与公益慈善的动力不足,相关扶持机制不够健全。建议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共建共享“时间银行”,构建起公益慈善行为的项目集成平台或网络体系。比如智能养老的网络平台(含专业教育)、为记录慈善时间的打卡器软件等;还可建立志愿者、慈善公益组织和提供社会援助服务商的信用建设体系,健全和完善相关的个人信用系统。
      建议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条例,作为《慈善法》实施细则之一。《慈善法》有规定,县以上机构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慈善法规。今年12月1日起执行的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中,也强调要对志愿服务强化权益保障和促进措施。上海等大城市也有慈善法研究会等研究机构,能否就“慈善服务”专门立项,研究推动市人大制定相应的扶持法规,将“时间银行”的探索与推广列入专门条款。
      建议相关服务网站、平台及机构等提供相应服务的产品及模式。主要是强调已经完成的这类服务的产品和模式,要提供社会服务和商业机制及个人信用等结合的“标配”性的模式。有关公益基地、社区、高校、园区和大型企业等可先行探索。建议慈善基金会、各大城市排名前十的公益基地等,或者是条件成熟并有积极主动性的高校和大型企业等,可先行推广。

    建议相关慈善组织和信用机构等联合发起行动计划。强调社会信用、评估等认证机构围绕组织实行“时间银行”,联合发起并制订专门的行动计划。志愿者协会和慈善公益研究机构可加强研讨和服务设计等,因为他们能够从需求者的角度出发,他们所设计的相关服务模式或产品,或许最能接地气,有可操作性。

    (作者施蔷生系民进上海市委智库特聘专家,高级经济师)



    上一条:季为民:用好用足上海红色文化历史资源

    下一条:房连泉:发挥慈善组织在老年长期照护体系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