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数据助力陆家嘴党建“轻舞飞扬”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办事处史熠 上海市陆家嘴智慧社区信息发展研究中心 于昊淼

    上海市陆家嘴街道既是国际金融中心,又是多元文化居住区,社区需求复杂多样。2015 年起陆家嘴街道启动“金色纽带”区域化党建,通过“布点—划片—联网”把城区、街道(社区)、居民区三级党组织联动起来,统筹推进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和“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构建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相匹配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体系。

    首先,信息化助力陆家嘴街道党建智慧前行。“党员、群众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陆家嘴街道努力实现党建和互联网的双向互动。智慧社区为基层党建提供数据载体和服务内涵。通过建设社会治理居民区电子台账系统,集成基层所有数据和工作台账,便于统计查询;突出社区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模式创新,在智慧政务、健康管理、为老服务及社区自治建设等领域形成新的治理空间。

    项目制、流程化,推动党建运行机制创新。以需求为导向,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提取机制,将街道首创的居民区“自治金”做法拓展到区域化党建中,建设区域党建App,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诉求征集;每个需求通过立项、跟踪、评价、提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以项目为导向,建立互联互通的项目运行机制,并把最终评价权交给区域内的居民和白领。

    平台化、温情化,建设走入党员群众内心的精神家园。构建服务和指导功能兼备、实体和虚拟形态相结合的党建工作服务平台。

    其次,大数据引领下陆家嘴街道党建更上新台阶。用“绣花”精神打造陆家嘴街道党建信息平台,将6500 余名党员、130 余个党组织的信息及陆家嘴智慧社区数据库中的信息全部打通,通过大数据对党建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融合互通,是陆家嘴提升党建智慧化水平的一个核心思维。

    改变服务群众的方式,由“群众跑”变为“数据跑”。通过建设全岗通平台,社工将走访信息和居民来访信息第一时间上平台,在打通各条线服务资源的同时,留下服务受理痕迹;通过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将党建、政务、健康等7 项服务直接送到居民区,通过触摸屏、微信公众平台,居民可以直接获得各项服务信息。

    完善党员干部管理评价机制。通过扩展大数据的维度和数据来源,建立党员成长档案,将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社会相关领域留痕的诚信、奉献、攻坚记录关联至电子档案,实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规范约束,与评先选优、选拔任用等激励工作挂钩,探索有效的党内管理监督机制。

    优化党建工作流程。形成党建责任清单体系,明确各党组织、每位党员干部的责任坐标,运用目标管理、过程管控、绩效评估方法,让数据说话,通过数据分析,推动党建工作的流程再造。

    党建数据的融合互通。从内部抓起,逐渐实现党政互动,结合社会化数据,做实与党员干部相关的数据汇聚;陆家嘴街道正开展基层党组织创新分析模型、党员活力指数模型等基础研究,通过党建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深挖数据潜在价值,寻找规律和异常点,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党建工作“痛点”。



    上一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

    下一条:临汾路街道:上海城市基层党建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