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发展》
供给侧改革是中央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全面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共享经济作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形成的新兴经济形态,突破性的开创了“随经济”模式,这在解码“三去一降一补”,调整产业结构,重塑经济发展活力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发展共享经济,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和非常迫切的现实要求。
供给侧改革与共享经济间的内在联系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给和需求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两面;从变革方向来看,供给侧改革本质上是自上而下的创新总动员与创新大平台,其变革推动力主要在于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并由此倒逼的政府简政放权;从流空间理论来看,共享经济是不特定市场主体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网络经济;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共享经济绝不是简单的草根经济,而是一种超越身份、财富和地位的关系型经济。
供给侧改革赋予上海共享经济发展的四大新使命
1、创新经济发展方式,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以制度创新优化市场环境。共享经济承担着突破旧制度,促进上海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责任;二是以技术创新助力行业发展。发展共享经济,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三是以模式创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共享经济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参与和盈利模式。
2、检验政府治理能力,调整“两只手”协调配合度。一方面为上海探索新经济开辟了新方向,另一方面,因共享而带来的监管和安全问题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说,共享经济或是新常态下检验政府应对新事物能力的一把标尺。共享经济是典型的“互联网+”产业,它的迅速发展是市场开放和政府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共享经济在“两只手”协调配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调整训练作用。
3、引领大众消费升级,重塑市民生活方式。共享经济打破了传统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促进以文化、旅游、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热点升级。在价值标准方面,“不在乎曾经拥有,只在乎曾经使用”的观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共享经济的发展,将提高市民守法守规意识,加快上海公共信用系统构建,并有效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应用于社会实践。
4、降低城市运营成本,增强市民获得感。共享经济有效提高市民经济收入,降低了市民生活成本。从产业链上看,共享经济实际缩短了产业链长度,降低了生产交易成本。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上海共享经济发展趋势判断
1、由初级阶段发展到成熟阶段。一是共享模式逐渐覆盖大多数领域。由以生活中贵重物品为主的共享到逐渐覆盖教育、金融、物流、保险、医疗等多个行业的共享,由着重于个人闲置物品的共享到企业、政府资源的共享;二是有效客源向行业主流平台集聚。主流平台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品牌效应,积累的大数据资源,在吸纳潜在客源方面将比小平台更具优势;三是“平台+个人”半契约模式的新型劳动关系愈发受青睐。当共享经济可为劳动者提供稳定的经济收入、自由的工作时间、完善的社会保障时,“平台+个人”的半契约式劳动关系将成为更多人选择。
2、由单纯资源衔接发展为区域协调有力杠杆。一是盘活郊区自身存量资源。以共享模式二次开发闲置资源,将有助于突破郊区发展瓶颈。二是重新配置区域优势资源。共享经济自带超越区域局限性的优势将重新配置区域资源。
3、由经济效应传导出的社会效应愈加明显。一是共享经济助推上海诚信软实力建设。共享经济本质上也是一种信任经济,发展共享经济将促进信息日渐透明、对称。二是共享经济带动上海双创环境建设。提升上海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中的竞争力。三是共享经济重塑人们低碳生活框架理念。通过共享减少碳排放总量,将在解决大城市病问题,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方面为上海提供有益方案。
促进上海共享经济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1、创新政府监管方式。一是正确处理创新和监管的关系。对共享经济监管既要“放得开”,又要“管得住”,同时,对于那些危害公众安全与利益的非法共享经济平台,应给予严厉惩罚;二是差别对待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共享平台。发展初期,应以行业引导为主,鼓励企业自律管理,减少行政干预,并以包容的心态赋予市场一定程度的试错权。随着共享经济的成长壮大,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制来规范行业发展;三是强化信用信息监管体系。制定共享平台信用评估标准,定期对共享平台进行信用信息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以及共享平台上的用户信用信息纳入上海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系统。开放查询功能,方便关联者对信用主体进行审查。四是建立现代化的政府监管手段。利用最新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实时监管与植入监管。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支撑水平。继续提升上海信息化水平,改善用户群体上网环境,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对共享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二是预留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对有发展潜力,符合上海2050发展愿景的共享经济,或者目前发展已比较成熟,对公共基础设施有一定要求的共享经济,规划部门应给予一定的公共空间保证;三是共建共享数据基础设施。企业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政务数据为企业深挖数据价值,构建共享网络,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开辟途径。
3、推进立法进程。一是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责任,理清部门监管责任;二是治安管理是首要内容。明确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等行为,尚未达到刑法处罚标准的,应由治安管理部分调整,同时处罚的种类及其惩处力度应加以规范;三是税、保险等应纳入考虑范围。立法工作应将税、保险、劳动者权益保护等事宜纳入考虑范围。
4、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一是提供必要政策支持。对于一些有价值、有潜力、有特色的初创共享平台,相关部门应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保障,促进具有本土特色的共享平台建设;二是严厉打击恶性竞争。对于不良竞争企业,按照性质恶劣程度,应严厉打击。
(作者为上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载于《科学发展》2017年7月总104期,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