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成为发展重心的时代背景下,2018年11月1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休闲与旅游发展论坛暨2018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发布会”在沪举行。上海研究院研究员李萌博士应邀参加会议,并以“从结合到融合:我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做了大会主题演讲。
会上华东师范大学休闲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列入监测研究对象的全国36座重点城市的休闲化水平持续稳步提高,同时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东部领先、西部崛起、中部洼地”的典型特征,客观反应了各地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取得的成绩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从整体发展水平看,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总计36座城市的休闲化水平呈持续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稳居前三,这是自2011年以来连续第8年位居排行榜前三位。

从城市间比较看,北京第一,拉萨最低,评价分值相差6.40倍,但是与8年前7.64倍相比,差距在缩小。列入观察的宁波、青岛和大连等计划单列市的排名高于大部分省会城市。
从区域格局看,一方面,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明显,位居前十位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其中东部城市7个,中部1个,西部2个;另一方面,“东部领先、西部崛起、中部洼地”成为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格局。近年来,西部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整体均值水平高于中部,区域内部发展的协调度优于中部。对此,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课题组首席专家楼嘉军教授指出,在西部崛起政策的支持下,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引领下,西部城市休闲化水平的整体崛起,对于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民族和谐,以及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城市休闲化指数44个指标、5个维度的评价指标看,经济与产业发展方面,上海、北京、重庆、深圳、广州排名前五;交通设施与安全方面,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重庆排名前五;休闲服务与接待方面,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广州排名前五;休闲空间与环境方面,广州、上海、深圳、南京、北京排名前五;休闲生活与消费方面,上海、北京、杭州、广州、长沙排名前五。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城市在各分指标评价中占据绝对优势,西部地区的成都、重庆等城市表现突出,而中部地区的长沙在休闲消费维度方面则比较抢眼。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各个城市内部休闲化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特征明显。如北京,总分排名第一,但空气质量单项指标排名32位;又如重庆,总分排名第五,但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单项指标排名32位;再以长沙为例,总分排名是15位,但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却高居36个城市首位。楼嘉军教授指出,解决好城市休闲化各指标之间的均衡性与充分性问题,补齐发展的短板,将助推中国城市休闲化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从城市休闲化发展趋势看,自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休闲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以来,中国城市休闲化水平整体提升明显,通过休闲化发展推动宜居城市建设,服务市民高品质生活,已成为各城市的共同追求。可以预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中国城市休闲化水平将会在高质量发展、均衡性充分性发展方面增速提质,将会更好服务于城市高品质生活。从发展实践看,城市休闲功能的全面优化与完善,生态休闲环境的持续改善,将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城市重点推进的民生任务。目前多个城市开展了休闲空间的更新与改造、社区休闲设施的配套与文化的营造等提升居民美好生活的举措,正在加速推进全域休闲向纵深发展。楼嘉军教授指出,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满足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未来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路径将会从“商旅文融合”模式转向“商娱文体居一体化”模式,这是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