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点
面对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WTO改革已迫在眉睫,但在推进的过程中,改革面临多重困境,卢先堃教授为我们解析了目前改革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在这样的情况下,WTO要往何处去?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卢先堃

本期讲座的知识点
WTO改革形势紧迫。
1930年,史慕特-郝雷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的颁布导致全球经济大萧条,全球呼吁建立新的治理体系,于是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应运而生;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引发新一轮的全球化反思,再全球化注定是一场艰难博弈;
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频现,WTO改革迫在眉睫。
WTO改革的现实困境。
目前WTO改革存在诸多问题:
1. 协商一致原则造成谈判僵局;
2. 没有使用“一揽子承诺”进行议题谈判;
3. 特殊和差别待遇造成规则的不一致实施;
4. 透明度和日常机制不完善;
5. 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制度和程序上存在缺陷;
6. 投资国际规则的碎片化等。
WTO改革“十字路口”,应何去何从?
中国的基本立场:三个原则,五点主张
三个原则:
1.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即非歧视和开放;
2. 保障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利益;
3. 遵循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
五点主张:
1.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主渠道地位;
2. 中国主张优先处理危机世贸组织生存的关键问题;
3. 应解决规则的公平问题并回应时代需求;
4. 应保证发展中成员的特殊与差别待遇;
5. 应尊重成员各自的发展模式。
各国出台建议报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完善透明度和通报机制,纠正成员不通报、少通报的情况,甚至可以反向通报;
2. 完善WTO争端解决机制,进一步消除和规范国际贸易壁垒;
3. 围绕政府干预、技术性强制转让、政府补贴等内容进行新规则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