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实体经济区别于过去的高速发展,在要速度的同时,更注重高质量。新时代刚开始,必须对未来几十年的变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金融作为黏合剂将促进军民融合。
做科技金融不要用老思维
基于传统金融,想让现代金融体系结合起来存在困难,不是说金融支持科技,而是用科技大规模的改造金融,从而使得金融能够全面、深入地服务实体经济。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解决传统的一些成本问题、效率问题以及普惠不足的问题。而难以支持的问题,商业可持续性的问题,亦需要科技改造金融才能解决。
我国科技金融最早介入的是支付清算。基于互联网进行清算,成本很低,效率很高,信息的收集非常广泛,而且收集了很多过去我们得不到的信息。再加上现有的算法,使得这样的信息能够被有效的使用起来,来评判交易者的信用,引导整个资金的流动。在顺利进入支付清算之后,就开始向其他的领域拓展。
其实,有了支付清算,发不发货币其实没所谓,但现在有很多拿着科技的工具来做金融,用的却还是老的思维。中国在这个方面是领先的,希望大家不忘初心,不要说搞了科技却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挣钱,我们要准备用这些在中国已经发展得比较好的、比较领先的科技,让中国的金融上一层楼,这样的话,就实现2050年的宏伟目标了。
“去杠杆”不能把杠杆妖魔化
中国经济通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鱼龙混杂,只有清算了金融体系当中的一些潜在风险,金融体系才能够前进,才能够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有效地服务于现代经济体系建设。
金融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所以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着去杠杆来展开,必须要明确这个要点。其实,金融就是杠杆操作的一个行业,在一定意义上,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有效运用杠杆,所以不能把杠杆妖魔化。
借别人的钱就有成本,你借别人的钱从事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产出,能不能覆盖这个成本,覆盖不了怎么办,就会造成风险。这个风险通过金融系统一放大,就变成了系统性风险。
在金融监管方面,我们要的是一个好的监管,并不是要一个强监管。所谓好的监管就是说该做的事情你还要允许去做,不监管具体的事情,而是给所有的金融活动、金融企业、从事金融活动的个人一个良好的方向,这是现代金融要注意的点。
(作者系上海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