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文社科高端讲座 | 把“天下”带回近代史叙述

    2019年4月6日,四川大学、北京大学罗志田教授应邀来文学院,举行题为“把‘天下’带回近代史叙述”的学术讲座。本讲座由上海研究院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承办,陶飞亚教授主持。

    以下为讲座内容:

    既定的历史叙事和现有概念影响历史学者的研究

    讲座开始,罗教授首先分析五四 “天下”、“国家”、“社会”等概念,认为既定的历史叙事和现有概念影响了历史学者的研究。如五四运动时期,在中国的杜威将该运动描述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诞生”,而五四运动的当事人傅斯年则看到此时“中国有了社会”。这样的歧异表述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五四”是一个很丰富的,它既不是一个线性的,也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

    历史事件的发生是进行时

    讲座中,罗志田教授强调历史事件的发生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而我们常常倾向用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去解释正在变化的事。例如,“天下”一词在帝制废除前后含义的变化,傅斯年、梁漱溟、陈独秀、梁启超等重要历史人物对“五四”运动时期“国家”、“社会”等新概念的观察、认识、理解和诠释见仁见智。足以说明,“五四”时期,“国家”“社会”是一个正在诞生的概念。

    “以不知为不有,以不看为不有”

    罗教授指出,档案对历史研究当然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迷信档案。 “凡是发生的事情一定会记录在档案,凡是档案没有的就一定没有发生过”的认识显然是有问题的。同时,罗教授批评了“以不知为不有,以不看为不有”是史学治学的大忌。

    最后,罗志田教授认为如果把天下带回历史叙述,换个视角看五四,或可增进我们对五四运动及其所在时代的理解和认识。




    上一条:人文社科高端讲座 | 法治之现代蜕变:从法典主义到规制时代

    下一条:智库大讲堂 | 乡村振兴问题和我国中等收入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