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主动转型聚焦重点才能实现逆境发展

    要准确识别新环境下行业的“变与不变”,形成共识,这是坚定发展信心、有效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基础。旅游业界唯有主动转型、聚焦重点才能实现逆境发展。要坚持底线思维,科学判断疫情及行业变化,及时主动调整转型。

    近期,国内出现多点散发疫情,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寻求自救与突围之道,同时各地通过多方协同、多措并举谋求行业稳定发展。笔者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旅游行业要准确识别新环境下行业的“变与不变”,形成共识,这是坚定发展信心、有效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基础。

    当前,受疫情影响,旅游行业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旅游市场方面,国际游基本停摆,国内跨省团队游实施熔断机制。国际旅游人次及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及收入都出现大幅下滑。在生产组织方式、商业模式方面,生产端、服务端、消费端同时发生转型,国内消费者逐步适应数字化消费新习惯。在消费需求方面,呈现健康、安全、智能、个性、亲情等诉求。在出游范围方面,小范围本地特色生活深度游、城市近郊高频休闲游成为市场的突出特征。

    尽管如此,旅游行业的基础属性和行业基因没有改变。一是为人的流动服务的天然开放性基因没有改变,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区域合作发展、加强服务贸易的功能更加突出。二是为人的生活质量改善服务的幸福产业属性没有改变。这决定了不管发展环境怎么变化,旅游行业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存在持续、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如上海市把旅游业定位为关系长远发展、关系民生福祉、关系城市形象的“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着力发展,赢得各方高度认可和支持。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旅游业界唯有主动转型、聚焦重点才能实现逆境发展。要坚持底线思维,科学判断疫情及行业变化,及时主动调整转型。

    要多维统筹,聚焦中小企业,培育增长新动力。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精神,统筹把握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未来趋势与当前难点、政府支持与市场自觉、支持当下与促进长远的内在关系,聚焦旅游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形成“临时性帮困救济措施+长期性发展促进举措”相结合的政策支持机制。大力培育一批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旅游中小企业集群,培育行业增长新动力。

    要多方协同,加强资源集成,增强发展合力。要把政府公共政策供给和资源配置的优势,与市场自救突围的能力与活力、社会灵活调节合作互助的功能集成协同,增强行业发展合力。如天津市积极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地方政府、新媒体平台的纽带和桥梁,促进各方资源有效整合,以政策、金融、产业链协同助力旅游企业降本增效的做法值得借鉴。

    更重要的是,面对新变化,多措并举、各方发力开辟发展新路径是应对之策。

    一是政府端需要增强政策供给敏捷性与精准度。政府部门应加强旅游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制定出台精准度高、有效性强、操作便捷的公共政策。8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强跨省旅游管理工作的通知》后,上海、福建、内蒙古等地根据本地情况,及时对跨省团队旅游实施动态、精准管控。上海市出台《关于支持上海旅游业提质增能的若干措施》;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联合卫健委、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推出疫情应对新政策;江苏南京市出台针对企业“解难”“减负”“帮扶”三大类诉求的“十项举措”。上述政策措施有力支持了旅游企业稳定发展。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在企业能力提升培训辅导、中小企业转型发展优秀案例宣传、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营销推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有更多支持。

    二是行业端需要促进旅游供应链协同以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旅游行业协会、社团、联盟等各类行业组织应积极作为,主动发挥自身协调服务功能,在促进行业、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联动合作,深化技术、资金、数据、人力资源等要素协同共享,推动旅游供应链协同发展等方面,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尤其要加强与行业头部平台型企业及生态圈核心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其行业带动和赋能作用。加快培育一批基于平台的知识分享、设备互联、数据开放、价值共创的旅游平台,深化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步伐,大力提升行业供应链弹性和产业链韧性。

    三是企业端需要主动转型寻求发展新路径。旅游企业必须主动适应疫情防控管理和市场发展新变化,积极跟上行业管理政策的弹性调整节奏。同时,想方设法降低经营成本,确保资金链现金流,及时调整业务结构,着力重构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加快数字化转型。结合本地生活消费、文旅商体跨界融合和数字化转型,开创旅游消费新场景和新产品,已成为不少企业的新选择。要切实深化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在内在机理层面破解数字化难题,走向“数字化技术”与“文化和旅游行业技术及生产方式”有机融合的深层数字化阶段,为企业价值创新、业务变革、运营转型、能力重构开辟长远的动力和路径。

    文/李萌,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龚敏





    下一条:从“蝴蝶结阳台”现象看主客共建共享旅游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