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哲学研究中的逻辑与方法”研讨会 暨第二届全国哲学院系院长系主任座谈会在上海研究院召开

    逻辑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初阶与基础,赋予哲学规范和力量。新的时代条件下,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回应这些问题对人类智慧和思想提出的新挑战,迫切需要哲学应以自己的方式有所作为、作出贡献。哲学研究应面向现实与未来,其方法也应与时俱进。哲学的反思与批判若想重新展现出其应有的力量,必须把基本的理论逻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置于重要位置。为探索哲学研究的逻辑根基与方法创新问题,2019年12月22—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哲学研究中的逻辑与方法”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哲学院系院长系主任座谈会在上海研究院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侨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的哲学院(系)的院长(主任)等共2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本次会议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已经举办的“中国哲学论坛”的系列分论坛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上海研究院院务委员会主任张江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张江教授首先从阐释是否需要追求确定性问题入手,指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界普遍存在的拒绝承认文本或文本阐释的确定性现象,从而引出“‘非确定性’是否是人类基本追求”的追问,并对其作了否定性的回答。他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在非确定性的条件下不断地与非确定性作斗争,从而努力达到一个相对确定的过程”。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人类的基本追求,也是阐释的基本追求。阐释的逻辑就是要强调阐释的确定性,而这种确定性恰恰又是阐释之所以能够称之为阐释,能够生生不息的基本动力。张江教授对“阐释”作出如下界定:第一,阐释是追求确定性的过程;第二,阐释追求的是确定性,但是确定性并非唯一,阐释本身是开放的;第三,阐释也是收敛的,借鉴在数学、物理学、统计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斯正态分布图,可以清晰地说明阐释的有限性约束。

    会议第一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高策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教授作主旨发言。韩震教授通过对比自然经济时代的经验形态知识和工业经济时代的原理式知识,阐释了知识形态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区别,并指出当下信息时代是中国构建知识体系的一次机会,我们要在普遍主义和地方主义的有机结合中构建中国知识体系。高策教授将科学史分为前真相、宏观真相、量子真相和后真相时代四个阶段,对后真相时代的逻辑和方法论进行了展现。朱菁教授回顾了19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哲学所遭遇的危机,认为哲学界在此背景下必须对自身的方法论进行深刻反思,而注重心理学或语言学实验、田野调查、语料收集和定量分析等方法的实验哲学作出了新的尝试。

    会议第二阶段,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翟锦程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陈鹏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张自慧教授、四川大学哲学系主任熊林教授作主旨发言。翟锦程教授从历史与比较的视角展现了逻辑在哲学中的根基作用。陈鹏教授基于对冯友兰、熊十力、牟宗三先生的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形态,并倡导基于这种方法论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形态的生命哲学。张自慧教授通过对哲学方法论中西古今横向纵向的比较,指出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中应以宏大的视野和多样化的思路构筑中国的哲学方法论。熊林教授提出了关于阐释学的一些想法,并对中国是否有哲学这一问题给出了当以哲学与逻辑的方式朝向中国的文本时就是在做哲学的解答。

    会议第三阶段,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王俊教授、黑龙江大学哲学院院长罗跃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王宇洁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赵千帆教授作主旨发言。王俊教授通过对现象学方法的展现,认为现象学是对研究对象或话题进行情境化或境遇化的还原,以及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并指出哲学的技术批判不是反技术,而是限制技术的界限,以人文精神进行均衡,从而克服科学的一元论,实现价值的多元。罗跃军教授从中世纪哲学史视角反思中世纪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对70年来国内中世纪哲学史研究进行总结,并简要介绍了一些中世纪哲学家对哲学中确定性的追求。王宇洁教授通过回顾过去40年来我国宗教学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宗教学的学科定位与话语体系问题,从而对什么是真正的宗教学及应采取怎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反思。赵千帆教授基于哲学史对哲学方法和逻辑问题进行了梳理,从原意到对抗性,再到对抗性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以及不确定性与后真相的问题,展现了哲学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哲学方法的变迁。

    会议第四阶段,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恒教授、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许斗斗教授作主旨发言。张伟教授诉诸大哲学的历史逻辑和田野方法,倡导回归哲学自身原初理解的大哲学,通过面对生活世界本身去谈其历史性,注重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哲学产生的影响,并借此方法重构生活世界及意义构成的场域和境域。王恒教授提出从方法论角度讨论哲学源于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而从逻辑或语言的角度谈论哲学就是一种对方法论进行反省的表现形态,并指出哲学研究在回到逻辑的同时,也要随着科学的发展逻辑向前走。许斗斗教授指出了当前劳动、公平、自由等相关现象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面对此类问题马克思与黑格尔的不同哲学方法进路,并特别提到从正面把握社会现实的重要性。

    会议第五阶段,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副系主任孟庆楠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陈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刘梁剑教授作主旨发言。孟庆楠教授阐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方法与以现代哲学方式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方法的问题,指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开放中不断吸收新事物,在此过程中丰富原有认知,并且哲学史研究中包含着对当下哲学问题的回应。陈坚教授展现了现代学术体系下佛教研究的现象学和逻辑方法,并基于一些佛教经典探究了佛教本身的方法,指出佛教本身的方法不同于其他宗教,佛教反对任何绝对的实体。刘梁剑教授提出了当前中国哲学是否能翻译成philosophy的问题,即在中国语境下是否提出与philosophy不同的东西,并通过展现郭象和熊十力的哲学研究方法,指出生活世界与经典世界两个哲学创造的源头间的相互运动。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教授进行会议总结。朱菁教授根据会议讨论的内容提炼出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依据经典阐释哲学史;第二,理论探索与现实观之间的关系;第三,如何看待哲学与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第四,哲学方法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第五,通过中国学者的努力,中国哲学界应对中国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建设作出独特贡献。

    作为“中国哲学论坛”的系列分论坛之一,今后召开的全国哲学院系院长系主任座谈会将更多聚焦哲学研究必须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国际哲学、科学领域的重大前沿和交叉问题,以对我国哲学界的学术研究和报刊编辑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




    上一条:“2020∙慈善公益与脱贫”慈善研讨会在上海研究院召开

    下一条:“上海与中东欧合作的前景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研究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