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处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正处在将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为应对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处,指导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一是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委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历经十多年探索形成社会组织党建管理体制。在市委统一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市社会工作党委主管和负责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研究指导、规划协调、督促检查;各大口党委、区委及相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党组织,承担推进所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主体责任。
二是典型引路,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成效突出。针对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多,社会组织数量大、规模和影响力差距大等现实问题,上海采取“抓大促小”策略,着力抓好工业经济联合会、金融业联合会等25 家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带动促进其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各区、街镇依托社会组织联合会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党组织,在服务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同时承担起辖区内所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三是巩固“两个覆盖”工作成果,服务更多社会组织。截至2017 年9 月,上海正常运行的1.4 万余家社会组织中党组织覆盖率达到67%,工作覆盖率达100%。通过“一社一表”边排查边服务,有党员具备条件的建党组织,不具备条件建党组织的派党建指导员,借助区域化党建和行业党建等资源,搭建起服务社会组织的平台,使每个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党建责任单位。
四是努力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保障。多措并举确保社会组织党组织“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场所议事”。多元投入经费,在全额返还党费基础上,各区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抓好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引导推动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举办书记培训班。结对共建资源共享,全市230 个街镇党建服务中心、216 家文体活动中心与社会组织党组织场所共用、资源共享。
五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把引领社会组织正确发展方向作为党组织的首要任务,着力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党的工作融入社会组织运行发展,引导监督社会组织依法执业、诚信从业。创新载体发挥作用,探索在社会组织决策层建立党的工作小组,保证党员骨干在社会团体中参与决策管理、发挥主要作用,从而有效解决“小马拉大车”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