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是中国人最关心的国际议题之一。
3月6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院长杨洁勉教授受邀为上海研究院“智库大讲堂”开第一讲,探析《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朝核问题尖锐化及萨德入韩等构成影响中美关系走向的“新形势”。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杨洁勉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全面解读,认为“中国智慧”(历史观、全局观、合作观)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以及中美关系的重要思想武器。
三个“怎么看”
在目前的中美关系中,有三个引人注目的问题。
第一,怎么看中美关系的大局。今年是《上海公报》发表45周年,1972年2月28日《上海公报》的诞生,为中美交往与合作铺下了第一块基石。45年来,中美贸易额由1979年不足25亿美元增至去年5196亿美元,增长200多倍;双向投资累计超过17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在两军、网络、执法、人文、地方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两个国家如何互动,不仅对中美两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世界。
第二,怎么看特朗普的挑战。胜败难料是选举的魅力和难点。特朗普当选和希拉里败选有深刻的内外背景和偶然因素。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信息社会化是最为重要的外部环境。反观美国国内,综合国力相对衰弱和优越感的丧失加快了美国自信的下降,美国民众参与政治的初级阶段更加偏向于“非常规”的药方。
第三,怎么看特朗普上台六周来的形势。美国全球战略已经初见端倪,相对于前任总统奥巴马着力塑造的美国的“领导地位”,特朗普强调美国的“领导实力”。战略重心定在固本强基,增效减员,不再四面出击。战略布局有进有退,突出重点。“重点”包括两类:一类是美国的重点对手中国和俄罗斯;另一类是恐怖主义。特朗普认为俄罗斯能够帮助美国打击恐怖主义,他提高俄罗斯的地位,以期制约中国。特朗普在大国关系的处理方式上是多方调动,谋取优势,在国际事务中重利轻义,保权避责。
四个“怎么办”
美国全球战略中,把中国视为主要对手之一。在经济方面,攻击中国窃取美国市场和就业机会、操纵人民币汇率、威胁提高关税45%;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上,公然不顾45年来的中美共识,与蔡英文通话;在“萨德”问题上坚持部署,并在朝核问题上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面对特朗普政府摇摆中的对华政策,该怎么办?杨洁勉认为邓小平对中美关系的精辟指示“朋友要交,但心里有数”仍具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个应对之策。
第一,转变战略态势。至少在今后看得到的年份(大约两三代人),美强中弱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但中国可以不断推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的目标不是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老大,而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中国在增强自身力量的同时,还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合作。由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正在做实做大做强,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中非合作基金、16+1基金等有序推进,使发展中国家的向心力加强,随着中国“朋友圈”的扩大,欧洲在相关事务中提前同中国协商,澳大利亚正在“改弦更张”,日本弄巧成拙,特朗普的反向“尼克松战略”举步维艰,其设计的“俄罗斯杠杆”难以撬动。
第二,加强危机管理。当前,中美关系处于高度敏感期,稳定的中美关系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实现。中美两国要加强管控分歧和危机管理,工作要做早、做前、做细和做对。以克制对克制,互不试探底线和进行高层有效对话。
第三,界定相互尊重。中美两国要要充分认识对方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国的核心利益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完全等。美国的核心利益是本土安全和维护在全球和亚太地区的利益等。中国对领土完整的关切,是在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屈辱、独立、解放中历史地形成的。在双方交往中,中美具有平等地位,美国应当抛弃傲慢与偏见,“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第四,实现合作共赢。中美经济和金融关系密切,形成交叉的相互利益共同体,这是稳定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中美的经济力量对比正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时”跟“势”都在中国这边,所以中国不能太急。中国要更加善于同美国进行利益交换,也要通过经济促进中国同美国亚太盟国的战略关系,中国和菲律宾关系的变化就很有启发。
处理中美关系应立基于中国智慧
以上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办法”,其哲学基础是深厚的中国智慧。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连绵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也是个正在蓬勃向上的新兴大国,其历史观、全局观和合作观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中美关系重要的思想武器。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历史观、全局观、合作观为我们提供了更纵深、更广域、更正向的视野,当5000岁的中国遇上241岁的美国,中国就能展现出难以模仿的雍容气度、沉稳气质,就能以我为主,占据主动。因此,了解世界要从了解本国文化开始,理解特朗普要从理解朱熹、王阳明开始。
像上海研究院这类的高端智库,可以发挥其独特的智力、传播优势,既要上接天线,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要加强研究,下接地气,跟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一定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