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市儒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以“诗礼文化的精神实质与现代传承”为主题的2017上海社联学会学术活动月,第二届上海儒学博士生学术论坛顺利举行。上海儒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为在沪青年儒学博士生搭建了参与儒学研究生活的广阔平台,提供了分享儒学研究成果的广泛机会,强有力地推动了青年学者群体的专业化进程,促进了青年一代的学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开幕式上,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副会长、同济大学教授曾亦和上海市社联学会处处长王克梅分别致辞。致辞嘉宾认为,青年与城市文化发展、国家的文明进步息息相关。在社会进程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不断加快的今天,青年学者在引领、创造新的学术研究论题和学术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今天青年儒学博士生的特质,决定着明天城市文化的风格;今天青年儒学博士生的创造,影响着明天国家文明发展的前景。开幕式由上海研究院合作处处长朱承教授主持。
论坛分两个会场同时举行,每个会场分四个小组进行研究讨论。由曾亦教授、朱承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郭晓冬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郭美华教授、蔡志栋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贡华南教授、陈乔见副教授、上海大学社科学部袁晓晶讲师(博士)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上海大学等高校的30余位青年博士生就当下儒学研究前沿论题阐述了自己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点评专家就论文的问题意识、观点与论证材料的关系、写作方式、研究方法论、论题的范围选择及一些技术性问题等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指导。
论坛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选出此次参加评选的优秀论文。
(向金美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