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陈新光:加强全社会癌症防控工作 全民防癌抗癌

    2020年是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抗癌路上,你我同心”。 考虑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今年宣传周活动以线上活动为主,推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专项行动,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营造全民防癌抗癌良好氛围。

    全球抗癌形势依然严峻

    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19年发布的报告称,全球新发癌症病例2450万,仅2018年一年就新增1810万病例,死亡人数高达960万。根据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统计,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38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癌症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一。到本世纪末,癌症将成为全球头号“杀手”,也是阻碍人类预期寿命延长的最大“拦路虎”。同时报告显示,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是罹患人数最多的癌症。其中肺癌死亡人数最多, 仅2018年超过180万人,占预计癌症死亡总人数的18.4%。

    癌症对男性和女性的杀伤力并不一样。男性的癌症发病率总体比女性高20%左右,患癌死亡率比女性高近50%。肺癌也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4.5%。其次,是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肝癌和胃癌。对女性来说,乳腺癌最常见。在全球已确诊的女性癌症病例中,大约1/4是乳腺癌。在这项新研究涵盖的185个国家中的154个国家里,乳腺癌都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

    抗癌第一步,打破认知障碍

    早在在2012年时,癌症被定义为一种慢性病,它是可防可控的。对正常来说,人体每天都会释放出一两个异常细胞,免疫系统可以甄别并消灭,但是某一天免疫系统失调出现了异常细胞,这些携带错误DNA的细胞无限增殖,最终形成肿瘤。但大部分癌症不是一朝一夕就患上的,它是一个长期演变的结果,很可能你的第一个癌细胞要追溯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为了让更多人不再“谈癌色变”,通过每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不断加深对癌症的理解和重新认识这一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临床上将五年之内没有复发转移,称为临床治愈。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不仅要接受生理治疗,还有心理治疗也不能忽视。心理是癌症的第一关,有很多人没有挺过应激期,导致短时间内身体快速拖垮。让癌症患者知道,癌症是慢性病,通过科学的方法干预,是可以得到较好的生存质量,这对患者心理应激能力建设十分重要。

    “抗癌路上,你我同心”, 全民防癌抗癌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的,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目前,已被国家卫生部纳入每年的正式卫生宣传日活动。深受到各地党政领导和各界人士的欢迎。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各地都把“科学防癌,关口前移”、“关注早筛、防患未然”、“科技助力,规范诊治”、“积极心态,乐观康复”等知识作为肿瘤防治宣传的重点,以提高人们对于肿瘤的重视以及科普大众对于肿瘤的认知。

    肿瘤防治已经成为“健康中国”十五项专项行动中的重要部分。通过每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科普教育,不仅消除对癌症的恐惧,更重要的是认识到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我国已通过建立三级预防机制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这其中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发生风险至关重要。


    作者:上海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陈新光

    来源:光明网

    编辑:李清



    上一条:陈新光:深化逆周期调节、落实"六保"任务 促中国经济全面回归常态

    下一条:陈新光: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改革的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