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海研究院智库大讲堂第二讲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本次讲堂以“创新背景下的普惠金融”为主题。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学国主持会议并致辞。会议邀请了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副书记、主任陈奎明分别作了题为“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及其展望”、“海南农村信用社的普惠金融实践”的主旨演讲。
文学国在致辞中表示,5月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2017年内完成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提升服务能力。普惠金融重点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以此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本次演讲旨在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来分析中国的普惠金融下一步该怎么落地到实体经济等问题。
焦瑾璞在演讲中表示,数字普惠金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更好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需起草八个高级原则。具体包括:一、倡导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二、平衡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三、构建恰当的数字普惠金融法律和监管框架。四、扩展数字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系统。五、采取负责任的数字金融措施保护消费者。六、重视消费者数字技术基础知识和金融知识的普及。七、促进数字金融服务的客户身份识别。八、监测数字普惠金融进展。
关于实现普惠金融的数字化途径,他认为,第一步是在充分考虑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制定可实施的国家战略、相关的国家行动计划并采取国家层面的行动;第二步是参照《高级原则》,各个国家可以构建较为完善的数字普惠金融政策体系,充分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恰当有效的监管,合理平衡普惠金融创新与风险,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金融业界可进一步制定具体的技术标准,促进金融科技产品的国际化、标准化及互联网金融业的成熟;第三步,积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范围、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等方面的作用,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陈奎明就农户小贷款的海南省实践作了重点介绍。他认为,农户是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之一,只要把农户的小贷款问题解决好,其方法对于其它的服务对象都具有借鉴意义。但当前,农户小贷款存在手续繁杂、周期太长及机会不均等等问题。这其实就是机会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破解机会平等的问题,必须走金融民主化的道路,让农民与金融机构真正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海南探索出“四有四无”的贷款机制,“四有”指有勤劳致富的意愿、有适当的劳动能力、有固定的住所、贷款有合法用途。“四有”农户贷款决不允许拒绝。“四无”则是指农户无赌博恶习、无吸毒恶习、无恶意拖欠记录、无严重的故意犯罪记录。农户若不满足“四无”条件金融机构才能拒绝贷款。该举措有效破解了海南普惠金融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普惠金融的覆盖率、可得性、提升了农民满意度。要破解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是要破解风险控制、科学定价问题。第一,对农户实施金融教育、建立诚信奖励金制度,对信贷员建立一系列讲诚信的制度。第二,为了让金融机构保微利,保障其运作的内生动力,他认为制定10%左右的收息率水平是相对科学的。
问答环节,专家们就“金融机构在管理中如何考虑区块链的分布式技术”、“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电子化签约模式”、“数字普惠金融在机构中的进展情况”、“普惠金融身份识别的选择”等多个问题做了生动而详实地解答,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参加此次智库大讲堂的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约400余人。
(向金美/文、摄)